本文目录导读:
烟煤病是烟草作物上常见的一种病害,严重影响烟叶的品质和产量,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植物烟煤病的症状、发病原因、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,帮助您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烟煤病。
植物烟煤病症状
植物烟煤病主要危害烟草叶片,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黑褐色、灰白色或暗绿色的煤烟状斑点,斑点逐渐扩大,最终导致叶片枯萎、脱落,烟煤病严重时,可导致烟叶品质降低,产量减少。
植物烟煤病发病原因
1、病原菌:烟煤病的病原菌为烟煤菌(学名:Capnodium),是一种丝核菌,烟煤菌主要在叶片表面形成菌丝,产生黑色粉末状的孢子。
2、环境因素:烟草生长过程中,若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环境条件不适宜,烟煤病的发生概率会增加,如高温、高湿、光照不足等。
3、植物抗病性:烟草自身的抗病性较差,容易感染烟煤病。
植物烟煤病防治措施
1、选择抗病品种:选用抗病性强、适应性广的烟草品种,可有效降低烟煤病的发生率。
2、合理轮作:避免连续种植烟草,实行轮作制度,减少病原菌的积累。
3、田间管理:
(1)合理施肥:增施有机肥,改善土壤结构,提高烟草的抗病性。
(2)合理灌溉:保持土壤湿润,避免田间积水,降低湿度,减少病原菌的繁殖。
(3)清除病残体: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,减少病原菌的传播。
4、化学防治:
(1)喷施杀菌剂:在烟煤病发生初期,可选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、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进行喷施,每隔7-10天喷施1次,连续防治2-3次。
(2)加强田间调查:密切关注田间烟煤病的发生情况,及时采取措施。
植物烟煤病是烟草作物常见病害之一,严重影响烟叶品质和产量,掌握烟煤病的发病原因、症状和防治措施,对烟草种植者具有重要意义,在实际生产中,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,降低烟煤病的发生率,提高烟草产量和品质。
参考文献:
[1] 陈立新,刘晓霞,张建中. 烟草烟煤病的发生与防治[J]. 江苏农业科学,2013,32(4):48-50.
[2] 王晓辉,李红芳,李晓丽. 烟草烟煤病的防治研究进展[J]. 植物保护,2016,42(2):223-22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