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欢树,学名:Albizia julibrissin,属于豆科合欢属,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,其优美的树形、繁茂的枝叶以及夏季盛开的花朵,使其在园林景观中颇受欢迎,本文将详细解析合欢树的原植物形态,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美丽的树种。
合欢树的原植物形态
-
树形 合欢树树冠呈伞形,树干直立,枝条开展,树皮灰褐色,呈薄片状剥落,成年树高可达10-20米,胸径可达40-60厘米。
-
叶子 合欢树的叶子为偶数羽状复叶,小叶10-20对,每对小叶长2-5厘米,宽1-2厘米,呈椭圆形或倒卵形,先端钝圆,基部楔形,全缘,叶柄和叶轴均被毛。
-
花朵 合欢树的花朵为白色或淡红色,花冠漏斗状,花丝细长,花药长圆形,花朵盛开时,犹如一朵朵小喇叭,非常美丽,花期一般在夏季,可持续一个月左右。
-
果实 合欢树的果实为扁平的荚果,长10-20厘米,宽1-2厘米,内含种子10-20粒,果实在成熟后呈褐色,可食用。
合欢树的生态习性
-
喜光 合欢树喜光照充足的环境,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更为旺盛。
-
耐旱 合欢树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,能在干旱的环境中生长。
-
耐瘠薄 合欢树对土壤要求不严,能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。
-
抗污染 合欢树对空气污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,常被用于城市绿化。
合欢树的应用价值
-
园林景观 合欢树因其优美的树形和花朵,常被用于园林绿化,如公园、广场、庭院等。
-
生态修复 合欢树具有较强的生态修复能力,可用于水土保持、防风固沙等。
-
食用价值 合欢树的果实可食用,富含营养成分,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。
合欢树原植物形态优美,生态习性良好,具有较高的观赏、食用和药用价值,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,是园林绿化的理想树种,了解合欢树的原植物形态和生态习性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,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增添更多美丽。